外科系統(tǒng)壓力性損傷考試
1. 您的姓名:
2. 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的常見好發(fā)部位是()
A.小腿
B.頸部
C.鼻梁
D.手臂
E.皮膚較薄的、組織脆弱處
3. 下列關于醫(yī)療器械的安置與移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A.為使器械安穩(wěn)固定,皮膚與醫(yī)療器械應緊貼接觸
B.每隔4h移動一次氣管插管以評估皮膚和唇黏膜情況
C.確保醫(yī)療器械型號正確、佩戴合適,妥善固定
D.若發(fā)現有疑似深部組織損傷的皮膚區(qū)域直接受壓,應密切觀察
4. 下列深部組織壓力性損傷護理的注意事項,說法錯誤的是()
A.使用后的敷料可直接丟棄,無需特需處理
B.加強營養(yǎng),攝入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促進組織修復
C.嚴格無菌操作,接觸的器械不可觸碰其他物品
D.保持床單元清潔干燥,使用柔軟透氣的床墊、床單、水墊等
5. 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的高危人群有()
A.重癥患者
B.成年人
C.老年人
D.新生兒
E.高血壓患者
6. 不可分期壓力性損傷的定義是()
A全層皮膚缺失,可見皮下脂肪暴露,無骨骼、肌腱、肌肉、韌帶暴露
B.部分皮層缺失,真皮層暴露,傷口床有活性,呈紅色或粉色,也可表現為完整或破裂的血清性水泡,未暴露脂肪及更深的組織,無腐肉焦痂
C.全層皮膚和組織缺失,由于被黃色、灰色、棕色腐肉或黑色焦痂掩蓋,不能確認組織缺失的程度,無法確定其分期。
7. 各期壓力性損傷護理的定義錯誤的為()
A.4期壓力性損傷:全層皮膚和組織缺失,由于被黃色、灰色、棕色腐肉或黑色焦痂掩蓋,不能確認組織缺失的程度,無法確定其分期。
B.2期壓力性損傷:部分皮層缺失,真皮層暴露,傷口床有活性,呈紅色或粉色,也可表現為完整或破裂的血清性水泡,未暴露脂肪及更深的組織,無腐肉焦痂
C.3期壓力性損傷:全層皮膚缺失,可見皮下脂肪暴露,無骨骼、肌腱、肌肉、韌帶暴露。換藥目的:觀察傷口情況,清潔傷口,預防感染,促進傷口愈合
D.1期壓力性損傷:局部皮膚完好,出現指壓不變白的紅斑。
8. 下列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護理的皮膚評估,說法錯誤的是()
A.有皮膚破損風險必須每2天評估一次
B.檢查醫(yī)療器械下和周圍皮膚至少每天4次,對于水腫患者需更高頻次的檢查
C.應檢查皮膚是否有紅斑,使用手指觸診或直視檢查,以確定紅斑或變色
D.醫(yī)療器械邊界條件施加于皮膚組織的器械負荷的類型、大小、時間和持續(xù)時間為風險因素
9. 下列有關不可分期壓力性損傷護理的換藥事項中,說法正確的是()
A.用碘伏消毒周圍皮膚1次,消毒范圍大于外敷料5cm
B.感染創(chuàng)面清創(chuàng)后可選擇藻酸鹽敷料,大量滲液可選擇泡沫敷料或含銀敷料
C.換藥頻率:常規(guī)每3~5天/次,外敷料滲出及時更換
D.必要時清除壞死組織,需多學科團隊(醫(yī)生、護士、營養(yǎng)師)共同評估,權衡利弊
10.
下列深部組織
壓力
性
損傷
護理的定義正確的
是()
A.皮膚完整或部分缺失,局部區(qū)域有持續(xù)不褪色的深紅色、栗色、綠色改變,或表皮分離后暴露暗色的傷口床或充血性水皰
B.皮膚部分缺失,局部區(qū)域有持續(xù)不褪色的深紅色、栗色、灰色、紫色改變,或表皮分離后暴露暗色的充血性水皰
C.皮膚完整或部分缺失,局部區(qū)域有持續(xù)不褪色的深紅色、栗色、紫色改變,或表皮分離后暴露暗色的傷口床或充血性水皰
11.
下列屬于器械相關性壓力性損傷
護理的
高危風險影響因素的有
()
A.器械固定太緊,導致局部循環(huán)不佳
B.器械下潮濕導致皮膚浸漬,器械下皮膚水腫增加張力
C.檢查醫(yī)療器械下和周圍皮膚至少每天2次,對于水腫患者需更高頻次的檢查
D.患者根據自身的舒適度自行調節(jié)體位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