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依賴AI對大學生學術學術素養(yǎng)的影響調查問卷[復制]
本問卷旨在探討生成式AI(如ChatGPT、文心一言等)對學術能力的影響。所有數(shù)據(jù)僅用于學術研究,采用匿名形式,請根據(jù)實際情況填寫。預計耗時5-8分鐘。感謝您的參與!
1. 您的性別是?
A. 男
B. 女
2. 您的年級是?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大四
E.研一及以上
3. 您的專業(yè)類別是?
A. 文科
B. 理科
C. 工科
D. 醫(yī)學
E. 藝術
F. 其他(請注明)
4. 您平均每天使用AI工具進行學習的時間是?
A. 少于30分鐘
B. 30分鐘-1小時
C. 1-2小時
D. 2小時以上
5. 您平時學習中使用過哪些AI工具?
A. 智能翻譯工具(如:DeepL、Google翻譯)
B. 智能寫作工具(如:Grammarly、秘塔寫作貓)
C. 智能問答工具(如:ChatGPT、文心一言、DeepSeek、豆包)
D. 智能題庫工具(如:小猿搜題、作業(yè)幫)
E. 智能筆記工具(如:Notion、印象筆記)
F. 其他(請注明)
6. 您使用AI工具的主要目的是?
A. 查找學習資料
B. 解答疑難問題
C. 輔助完成作業(yè)或論文
D. 提高學習效率
E. 其他(請注明)
7. 您在使用AI時最常采取的方式是:
A.直接復制結果
B.參考思路但自行修改
C.僅用于驗證自己的觀點
D.作為討論的"虛擬對手"
8. 您認為AI工具的使用對您的學習效果有何影響?
E. 顯著負面影響
1
2
3
4
5
A. 顯著提升
9.使用AI讓我逐漸養(yǎng)成系統(tǒng)分析復雜問題的習慣。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0.我認為持續(xù)合理使用AI有助于提升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1.長期使用AI促使我更注重論證過程中的邏輯性與條理性。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2.AI的啟發(fā)讓我在寫作后更愿意反思和追問潛在問題。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3.使用AI工具能幫助我更高效地完成學術寫作任務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4.使用AI寫作工具能讓給我更好地滿足學術寫作地規(guī)范要求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5.使用AI后,我的學術寫作能力有明顯進步
非常不滿意
1
2
3
4
5
非常滿意
16.使用AI后,我的學術寫作原創(chuàng)性有所增強
非常不同意
1
2
3
4
5
非常同意
17. 您使用AI工具的主要場景:(多選)
A) 文獻篩選與檢索
B) 文獻內容分析與解讀
C) 專業(yè)術語翻譯解釋
D) 文獻翻譯
E) 研究觀點提煉
F) 參考文獻溯源
G) 批判性思考輔助
H) 文獻管理與整理
I)其他
18. 您覺得AI文獻閱讀工具在以下哪些方面對您幫助最大?(可多選)
A) 快速定位關鍵文獻
B) 提取文獻主要觀點與結論
C) 提供文獻的深度分析與解讀
D) 幫助理解復雜的專業(yè)術語與概念
E) 其他(請注明)
19. 您認為AI文獻閱讀工具在提高您的文獻閱讀效率方面:
非常不滿意
1
2
3
4
5
非常滿意
20. 您對AI輔助處理文獻的信任程度:
非常不信任
1
2
3
4
5
非常信任
21.您認為高校應如何應對學生依賴AI工具的現(xiàn)象?(可多選)
A.開設AI倫理課程
B.限制AI工具的使用場景
C.加強學術誠信教育
D.無需干預,順其自然
E.其他()
22.你認為AI學習工具對大學生學術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最大影響是什么?(可多選)
A.提升信息檢索效率,快速獲取學術資源
B. 通過自動化輔助(如語法檢查、代碼生成)減少基礎性工作負擔
C. 可能削弱獨立思考能力,過度依賴工具完成作業(yè)或論文
D. 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通過生成式AI提供跨領域靈感
E. 導致學術誠信問題(如濫用AI代寫作業(yè)或考試作弊)
F. 促進個性化學習,適應不同學生的能力節(jié)奏
G.其他()
23.你對未來AI學習工具的發(fā)展有何建議或期待?
A. 加強學術倫理功能(如AI檢測和防作弊設計)
B. 優(yōu)化個性化輔導能力,模擬“一對一導師”體驗
C. 推動跨學科整合,輔助創(chuàng)新課題研究
D. 降低使用門檻,保障教育公平性(如免費或低價服務)
E. 增強透明性,明確AI生成內容的來源和可信度
F. 與高校課程深度結合,設計專用教學模塊
G. 其他()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